楼阳生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向长期关心支持河南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
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浙江省义乌国际商贸城。9月28日晚,人民大会堂。他说,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山东省枣庄市冠世榴园,石榴红了。(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辉煌,也经历过许多磨难。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十多次到义乌,深入小商品市场调研,对这里的情况十分熟悉。
陈列馆外,枫溪长流,枫桥犹在。2021年6月,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至今已累计输水50多亿立方米,惠及杭州、绍兴、宁波、舟山4市18县(市、区)1750多万人。面对市场的商户、小企业主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义乌作出了贡献,还要再作新贡献。想到的都买得到,想不到的也买得到。
走出博物馆,临别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是由明代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的大型挡潮排水闸,闸基以巨石砌成,石间用榫卯连接,共设28孔,旱可蓄、涝可排、潮可挡,改善了山会平原的水利和航运条件。

眼前,古运河流水绵延。总书记所到之处,人们纷纷从商铺中走出来,汇聚到一条条通道上,掌声、问候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走进一家售伞的商铺,总书记仔细察看:店开了多久?27年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推动建设浙东引水工程,曹娥江大闸正是那时开工兴建的。
一家制伞企业的发展,是新时代义乌制造业和贸易模式转型升级的缩影。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来自印度的客商(右)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家玩具店铺内选购商品(2023年2月2日摄)。方天宁旁边,一个晒得黝黑的小伙子名叫方志向。
2003年以来,千万工程持续深化,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总书记的目光被她摊位上的各式手编竹篮吸引。

浙江根据党中央精神和这里的实际情况,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探索依靠人民群众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总书记步行察看村容村貌,眼前一座座黛瓦白墙的小楼,房前屋后点缀着绿树花草,白墙上一幅幅壁画描绘着乡愁记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透出美丽乡村的勃勃生机。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总书记回忆起这段往事:过去浙东这一带是缺水的地方,特别是舟山,一半的水都要靠这个引水工程。离开李祖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考察调研。一路调研,一路回忆——当年浙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十分突出,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千年水脉,正是在一代代人的持续呵护和接续建设下流淌至今、绵绵不绝。你当了几年兵?总书记同小伙子攀谈起来。他从部队退伍后,回乡创办农场,栽培小盆景。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举措。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发展的历程,总书记深刻指出:这里面有我们党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陈列馆二楼,展示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从一个村庄看千村万村:描绘好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第一站来到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
村广场上,农创客们正在举行共富市集。浙东运河西起杭州西兴,流经绍兴,东至宁波,充分利用浙东山川形势,连通河湖、穿越阡陌、润泽沃野,滋养着两岸人民。
秋风送爽,吹过绿水青山环绕的希望田野。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乡亲们要努力奋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到中央工作后,也多次回来,每次来都要走上一两个地方。穿着白色T恤、戴着圆框眼镜,90后方天宁是本村一名返乡大学生。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推动浙江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让人民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古人的智慧,启迪着后人的实践。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肇始于春秋山阴故水道,贯通于两晋,鼎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走进浙东运河博物馆,总书记详细了解这段绵延千年的运河史话。
秋日金色的阳光下,村民们幸福的笑容格外灿烂。总书记强调,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
不远处,高架桥上客货车辆疾驰而过,给人以穿越古今之感。总书记的话语充满着期待:当前,浙江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里,可以感受浙江发展的活力,可以触摸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脉搏。自此,建设法治浙江、建设平安浙江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着眼长远的决策部署接续出台。
2003年11月,浙江省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今天来到这里,我的心情格外高兴。
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浙江省率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还创新探索共享共治河湖新模式,让广大群众成为治水护水的主力军。在一个水利工程模型——绍兴三江闸前,总书记停下脚步。
青年学子在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陈列馆参观学习(2022年8月25日摄)。欢迎你,来采购什么商品?总书记问。 |